close

徵征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是台中推薦遺產規劃最佳稅務後盾

 

台中推薦家族企業審計會計服務推薦, 台中南屯財務管理, 台中中區申請閉鎖型股份有限公司會計師事務所

時代永遠給年輕人機會,但是只給一小部分年輕人機會  文/蔣方舟  14年前,剛剛退學的韓寒,帶著自己剛剛出版的《三重門》參加央視一個叫做《對話》的節目。  在整個節目的錄制過程中,他被當作一個犯罪嫌疑人一樣對待,主持人咄咄逼人,社科院的專家認為他只是曇花一現,還有一個扎著麻花辮的女觀眾說韓寒是“土雞”——理由是韓寒用聊天室聊天,而不是像她一樣用OICQ和ICQ。甚至,為了反襯韓寒的失敗,他身旁還坐了一個成功的范本——考上北大的少女黃思路。  14年后,我去參加央視一檔節目的錄制,內容是“非一般年輕人”的演講,其中大部分是90后,有科學家,有創業者。  演講者都朝氣蓬勃,而我很快就發現自己的位置非常尷尬,我和一群從30后到80后不等的老年人,坐在觀眾席中被架得很高的白凳子上,腳不著地,舉著一塊寫有自己出生年份的熒光板,帶著詭異的慈祥笑容,聽這些年輕人上台演講。  我們這群老年人,并不像當年《對話》節目中的專家一樣,是年輕人的評委,而是對年輕人喪心病狂的贊美者。  我們在每個演講之后發言,場景介于中學生演講比賽和“感動中國”頒獎典禮之間,每個人都生怕溢美之詞被他人搶去,因而抱著話筒無休止地進行排比句造句:“青春是一顆種子/一朵花/一棵樹/一根蠟燭……”最后聲嘶力竭地以諸如“青春無敵!做你自己!正能量!耶!”作為結束,非常累。  2014年5月31日,北京,一群來自全國各地,懷揣明星夢的年輕人在“M STUDIO”參加選秀面試。  中年人在話語權的爭奪中,成了弱勢群體。  那次錄制,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某個應用軟件的CEO,90后,非常瘦小。他抱著一個大狗熊玩偶上台,一上台就把狗熊扔到台上,說:“我覺得這個讓我抱熊的導演特別傻。”  他的演講里不乏豪言壯語,例如“明年給員工派發一個億利潤”之類。而台下的大學生,則在每一次聽到“第一桶金賺了100萬”、“阿里巴巴用千萬美金收購”這類句子時,羨慕地齊聲嘩然。  他的演講,雖然充滿了明顯的夸大和對他人的不屑,可卻獲得了當天錄制時最大的掌聲,以及最熱烈的溢美。  前輩們的興奮,在于終于找到了自己心目中典型的90后,就像親眼看到外星人時,發現它就是自己想象中的銀色大頭娃娃。那個年輕的CEO符合社會對于90后的一切想象:輕狂、自我、混不吝。  節目播出后,他的演講視頻在社交網絡上風靡,配以這樣的標題:“90后的話,惹怒了所有的互聯網大佬”;“90后的一番話,讓全世界都沉默了”。  當我看到播出的節目里,所有被侮辱和輕視的中年人,都像受虐狂一樣大力地鼓掌、賣力地歡笑,我忽然想到14年前參與韓寒節目錄制的中年人,當年台上的那些中年專家。他們還在么?他們依然怒不可遏嗎?還是成了舉著寫有自己出生年份的老年人,一聽到“追逐夢想”、“初生牛犢”幾個字,就在煽情的音樂中熱烈鼓掌呢?  風水輪流轉,中年人在話語權的爭奪中,成了弱勢群體。  2012年7月14日,上海,中國國際動漫游戲博覽會上的巨型海報。“95后”是動漫、游戲的主力軍。  討好年輕人,是社會的通病。  不久前,北大教授錢理群在一篇文章里宣布了自己的“告別”——他將告別學術界。而一直與年輕人為伍、為師的他,同時也宣布自己跟青年的關系結束了。  他這樣寫道:“對60后、70后我有點理解,80后多少有點理解,對90后我完全不理解。網絡時代的青年的選擇,無論你支持他、批評他、提醒他都是可笑的,年輕人根本不聽你的。所以我再也不能扮演教師的角色,我必須結束。最好是沉默地觀察他們。”  錢理群老師以驚人的真誠與坦率,承認自己并不了解年輕人,而且,年輕人也已經不需要被了解。  可大部分中年人,依然在吃力地去解析青年人。  “年輕人”的形象被各個廣告公司和商家以動畫、PPT、視頻等各種工具描繪。他們青春、朝氣、夢想、活潑。PPT里的年輕人,他們穿著褲襠快貼到地上的牛仔褲,戴棒球帽,有時腦袋上還掛著一個巨大的耳機,背景板上是二次元的漫畫和已經過時的火星文,配以凜冽的潑墨字體:“我就是我!”“我就是任性!”“青春無極限!”  討好年輕人,是社會的通病。  一方面,因為青年是巨大的消費群體,青年對于文化產品和商品的喜新厭舊的選擇,對市場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,所以商家和媒體企圖用文案大號加黑的網絡流行語,來拉近和年輕人的距離,似乎不說“約嗎?”、“挖掘機到底哪家強?”,就會被遠遠地拋在時代后面。他們忽略了那些網絡流行語已經令人深惡痛絕的事實。其產生的效果,就如同父母一定要加你的微信,并且在朋友圈發標題含有“吊炸天”字眼的視頻一樣令人尷尬。  中年人對年輕人毫無原則的贊美,大概一方面為了證明自己未老,一方面也出于愧疚:他們并沒有為下一代建造一個理想的生活環境。  不久前,“少年不可欺”成為互聯網上被熱烈討論的事件,原委是優酷作為視頻網站的巨頭,剽竊了幾個少年的創意。所有人都聲討優酷,不僅僅是為青年鳴冤,某種程度上,也是因為自己都有過由于年輕而不被認同和重視的經歷。  70后、80后都曾有過急于獲得認可的青年時期,因此,他們滿懷愧疚,使得當今90后幾乎一出世,就具備與生俱來的被認同感。  作家阿城寫過:“兒童時便真實地做一個兒童,不要充大;青年時便熱情地做一個青年,狂一些也沒關系;中年時便認認真真地做一個中年人,為家庭為國家負起應負的責任,自有中年的色彩與自豪。非要擠進青年行列,胡子刮得再干凈也仍有一片青,很尷尬。”  殺死中年的,并不是氣勢洶洶的90后,而是不肯老實尊嚴地做個中年人的自己。尊重年輕人,討好年輕人,其中只有一線之隔。  1月29日,95后“青貓不是貓丶”把自己和幾個同伴的cospaly照片上傳到“半次元”的Cospaly頻道。她們cos的是Love Live中的角色。對于95后來說,一件事情如果沒被分享,就等于沒有發生。  時代永遠給年輕人機會,但是,只給一小部分年輕人機會。  年輕人將要生活的時代,真的因為有大量的贊美和認同,而變得更好了么?  高校成為勵志演講者聚集的地方,年輕人激動地在本子上寫下“不忘初心,方得始終”。所有人都念叨著馬云的語錄:“夢想是要有的,萬一成真了呢?”汪峰坐在轉椅上,像從阿拉丁神燈里冒出的妖怪一樣說道:“你的夢想是什么?”好像你只要敢說,他就能讓你實現。  這是時代為年輕人制造出來的一種幻覺:只要有夢,追逐幾步,就能成功。  打開電視或者網頁,你會發現滿世界都是“夢想成真”的人:歌唱比賽得了冠軍,創業獲得了B輪融資,實現了環球旅行,等等。整個社會熱情地向你伸手,邀你做夢。 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么?不,但也并不是最壞的。  時代永遠是一樣的,時代永遠給年輕人機會,但是,只給一小部分年輕人機會。時代永遠迎接小部分人,卻拒絕大部分人。時代只允許小部分人成功,而讓大部分人像亨利·梭羅所說的那樣——“處于平靜的絕望之中”。  夢想泡沫下的世界,并不是薔薇色的。年輕人要面臨的未來,環境前所未有地惡化,經濟增長正在放緩,技術進步帶來人力需求急劇減少。同時,還有修改這個社會游戲規則的無力感,政治和社會參與的無力感。  一代代青年的責任,并不是繼承來的,而是從世界中獲利,把壞的推倒,改造出一個更好的世界來。如果失敗,下一代再來。  台灣作家張鐵志曾寫道:台灣年輕人已經從“物質時代”進入“后物質時代”。當他們發現開一家咖啡館、舊書店、面包店的“小確幸”也難以實現的時候,就開始爭取更大層面的進步,比如環保、公益、政治環境等。  如果青年只是重復上一代的虛張聲勢與言不由衷,繼承上一代的狹隘與欲望,那便不配獲得掌聲。如果青年不斷降低自己的標準,以便能夠適應社會的要求,那么也不配獲得掌聲。  不是所有的夢想都值得為之奮斗、讓其實現。年輕,也不是被贊美的全部理由。 感謝你給我機會上場 誰能給你機會,讓你如愿以償 感謝別人的懶惰,因為他們,我們才有了更多的成功機會分頁:123

你是否做好孤獨一生的準備?  文/兔子  01  凌晨兩點鐘飛機緩緩地降落在哈爾濱機場,璐瑤穿著一件乳白色羽絨服,拖著一個很大的行李箱出了航站樓。依然和幾年前一樣,沒有人來接她,她打了出租車一個人回家。  璐瑤十九歲的時候,不顧親戚朋友的反對,一個人去了北京,轉眼間已經過去了近十年的時光。她望著車窗外生活了十幾年的城市,一種熟悉而陌生的感覺席卷而來,她甚至在恍惚之間,有些分不清自己此時身處哈爾濱還是北京。  從二十四歲那年開始,每年春節回家都會有很多親戚朋友給她介紹男朋友,各種相親活動安排得滿滿當當,其中不少相親對象條件都很好,不是公司高管,就是有錢有勢的富二代、官二代,可無論七大姑八大姨怎么苦口婆心地勸說,她都一一拒絕不為所動,就這樣在漫長的拉鋸戰中過了五年。  二十九歲的她還是一個人,盡管身邊很多同齡的姑娘都早已經嫁做人妻,有很多人有了自己的孩子。最著急的是她的爸媽,眼看著女兒的年齡越來越大,再不找個人結婚成家,再過幾年可就真成了人們所說的“剩女”。“女人啊,就應該早點兒找個人踏踏實實過日子。”這是很多年以前,璐瑤媽媽和女兒說的話。  幾乎璐瑤所有的朋友都認為,她嫁不出去的原因一定是由于她眼光太高心高氣傲,“像她這樣性格好顏值高的人,自然不會隨便找個人嫁出去!”然而璐瑤并不是不想找個人結婚生子安定下來,也不是選擇被剩下,而是她心里頭有自己的想法。她的愛情觀念和很多人不太一樣,崇高得像她小時候的理想。  璐瑤在剛上小學的時候,在一本書上偶然看到了北京天安門的插畫,她覺得北京很美,回家以后和媽媽說,長大以后一定要去北京看天安門吃烤鴨,她媽媽以為這只是小孩子的隨口一說沒在意,笑了笑:瑤瑤好好學習,等你再大一些媽媽就帶你去北京。  上初中時老師布置了一篇作文題目叫《我的理想》,班里其他同學的理想不是長大以后當科學家、當文學家就是成為世界首富,只有璐瑤的理想有些與眾不同,她在作文里面寫到:我的理想是長大以后去首都北京,去看天安門去看十三陵逛一逛老北京的胡同,感受那里獨特的文化,最好能夠在那里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,然后有個屬于自己的家……她原本想在作文里再加一句——遇上一個愛的人與他在北京相愛相守一生,但是她沒敢那樣寫。  那篇作文老師看了以后,覺得這個孩子挺有想法,當著全班同學的面表揚了她,說璐瑤同學的理想不空洞很切合實際。直到現在那篇作文她還依舊保存著,她的理想實現了一大半,如愿以償去了北京干著一份還算滿意的工作,像所有在北京奮斗打拼的小青年一樣,住在四環五環的合租房里,每天擠地鐵上下班,憧憬著自己未來的生活,過得忙碌而充實。  可能唯一的缺憾就是,她還沒有實現在這座城市里安家的愿望,她剛到北京的那兩年曾經無數次想過,后來發現自己的工資在北京想買房,簡直是天方夜譚,還是找個有北京戶口的小伙子成家比較實際。  諾大的北京城,總是給人滿滿地孤獨感,待的時間越久,孤獨感就會越深重,璐瑤也不例外。  在到北京漂泊的第三年,璐瑤遇到了她心中的白馬王子,他和她相見恨晚,仿佛是上天在冥冥之中的安排:那個小伙子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,父母是老北京,首都鋼鐵廠的工人,他自己在北京開了一家軟件公司,小年輕有理想有抱負,對她很體貼很關心她,無微不至。她和他情投意合,從談戀愛的那一天起,兩個人就立志要奔著結婚去。身邊有個這么好的男人疼愛她,璐瑤感覺自己的生活迎來了嶄新的春天。  他們的戀愛持續了兩年多,這期間她為他去醫院打過一次胎,雖然她個人很喜歡小孩,但是由于種種原因不能把他生下來,他要忙他的事業,再說了她自己也不太想年紀輕輕的,就把大好的青春全都浪費在做家務看孩子上。  在這段愛情里,她矯情得像個高高在上的女王,坐在寶座上發號施令,心安理得的享受著他的愛,一聲令下要他做什么就做什么。  終于有一天他在悄無聲息中爆發,提出和她分手。她如夢初醒,哭著哀求他再給她一次機會,可是已經為時已晚。  他們的戀愛開始于我愛你,結束于對不起,兩個人牽手看了一場最長的電影后,平靜散場。  02  璐瑤在家鄉哈爾濱的時候也談過一次戀愛,學生時代的愛戀美好純真,與物質和欲望無關,只是簡簡單單單純地喜歡。  那個時候她和他都還在讀書,戀愛這件事情一直處于保密狀態。高中畢業的時候,他對她說:瑤瑤,你再等我幾年,等過幾年我大學一畢業就娶你。璐瑤紅著眼睛對她說:嗯。我們兩個人在一起永遠不分開。  她沒上大學去了北京,他去了南方的一所大學,她天真的以為他愛她她等他,他們就真的會經歷七年之癢,最終像期待的那樣走向婚姻的殿堂。  劇情在人們意料之中總是會反轉,在感情這個問題上,當年的他們都太小,想得太過簡單。  她在北京一個人忍受著寂寞孤獨,他已經在大學里找到了新歡,而這一切距離他們許下承諾的時間,不過才剛剛過去了一年。  失戀的那段日子,痛苦而漫長,偏偏那段時間里工作又很忙,璐瑤實在扛不住大病了一場。身邊沒有親人沒有朋友更沒有愛人,失望無助的她躺在病床上不知道哭了多少次。  她也和很多人一樣渴望談一場不分手的戀愛,一輩子只談一次戀愛結一次婚,在時光中與他一起慢慢變老,是啊,白頭偕老和如期而至都是最美好的詞語。  可是誰也不曾想過,很久以前如果愛下去又會怎樣?  03  認認真真談過兩段戀愛的璐瑤,品嘗了愛情的甜蜜美好,也體會了其中的痛苦和辛酸,自從上一段戀愛以后,她不再像從前那樣對愛情抱有極大的期待。  五年的感情空白期,她聽了很多有關感情的故事,親眼目睹了好姐妹匆匆成婚以后又離婚,好閨密因為婆媳關系不合和自己的老公天天鬧矛盾。  理想與現實中的愛情,總是有著巨大的差距,在外漂泊的這些年璐瑤懂得了很多從前不懂的道理,開始用寧缺毋濫的態度面對愛情。  璐瑤的QQ簽名這幾年一直都沒變,還是那句話:寧肯一輩子單身到底,也不隨便找個人談戀愛結婚。我給她點贊,發現她高中時候的初戀男友也點了贊,她沒有把他拉黑。  璐瑤說她已經做好了孤獨一生的準備,就算遇不到那個陪自己過一生的人也沒關系。遇不到那個對的人是前提。  我說,愛情這項工程有點難,多給點時間,別嫌煩。少年啊,愛一個人,那門是窄的,那路是長的。生活光怪陸離,愛情深拂憧憬,你無法回避一些殘酷,正如你無法輕取想要的幸福。  你喜歡過一只狗,后來那只狗死了,你就不再和其他的狗親密。你愛過一個人,后來他離開了,你于是拒絕所有的告白。可是愛情不就是這樣,想要修成正果必然要歷經磨難。  前幾天璐瑤在豆瓣上寫了一篇文章,我看到以后給她評論:姑娘,你是否做好了孤獨一生的準備?  “嗯。”  作者簡介:兔子,90后寫作者,喜歡文字和音樂,向往愛情和自由,你有故事嗎?我有美酒,我的微信號是tz691677068,歡迎大家來和我一起暢聊生活。 一生只跳一次槽 人活一生,到底是為了什么? 一個故事,讓你一生不再生氣分頁:123

那些揚言要改變世界的少年,后來怎樣了?  文/Ring丶檸  01  前些日子看到一個話題:人生中什么階段是最窘迫的?  我翻看了許多回答,其中很大部分人給出的答案,是剛畢業的時候。在這個時間節點,肉體與精神很難同時得到獨立。我想了想,難免有些唏噓。  畢業至今,許多讀者朋友們問過我一些問題,關于感情,夢想,未知的種種。以前我曾試著用大道理說服他們,但效果甚微。  等我真正步入這一階段,才明白講道理提建議真的意義不大。因為古今圣賢的話就在書里,若是真的聽得進去,哪還容得下我來指手畫腳。  02  很遠的地方有個小村莊,河水碧綠,白墻黑瓦。  村子里有名少年,我不知道這少年打哪兒來,是要做什么。他只是一人站在那,拖著一柄鋒刃未開的鐵劍。  我問他準備去哪?  他說:“我要去屠龍,拯救公主。”  我相信他擁有撲湯蹈火的決心,于是就跟著他一起走。路上陸陸續續遇到成群結隊趕來的人,騎馬坐轎,威風凜凜。  少年被人群使勁推著往前,像只孤獨游離的小魚置身其中。那些人揮舞著劍,踏過一人高的荒草,踩過染血的泥土往前殺去。  結果盡頭卻是一片巨石嶙峋的深淵。大部分人氣餒、挫敗,就這么無可奈何扔下劍后逃走。  少年帶著哭腔轉身對我說:“這和我想的不一樣,我有點想吃村口婆婆做的槐花餅了。”  我說:“來都來了,干票大的。”  03  就在那一天,少年終于拔出了他的劍。兇猛地撲擊,不要命地鎖喉,那些零雜的怪獸想站起來,少年就惡狠狠地把它們放倒。  最后終于抵達巨龍的巢穴,少年不管不顧地沖了上去。巨龍輕蔑一笑,掏出一把加特林,冒藍火的那種。  噠噠噠……噠噠噠噠噠……  我知道你們也很絕望。  近兩年我看過太多諸如“寒門難出貴子”,“階級固化”的分析,也知道平凡人想打破等級壁壘要耗費很多心力,步入社會開始打拼之后,愈是明白個中滋味。  總有這樣看似無解的死局,很多人就是嘆息一聲,說算了。可是,夜晚關燈后,我時常會想到那個撞得頭破血流的少年。  他什么也沒有,但我就是佩服他。  04  這個世界到底是什么樣呢?  它既不是丑惡腐爛的要死,當然也不會遍地鮮花。  05  入職不到一個月,我就已經跳槽到另一家公司。在第一家公司工作的半個月里,朝九晚五做著相同的工作,日子也一天天重復。  每天三點一線的生活,下班回到家,想要把透支的精力通過睡覺補回來,可是斗志卻在一天天消失,人也逐漸變得疲倦和懈怠。  坐在我旁邊的姑娘安慰我說:“好歹我們也算是白領啦,別想太多。”  我當時笑著沒有回答她,我是真的不知道怎么去反駁,真的對這種生活感到難過。最叫我難過的,不是面對挫折和困難,也不是拼盡全力卻收效甚微,而是一眼就可以看到自己幾年后的狀態。  以前我對自己說,我才二十多歲,是我一生的黃金時代。我有好多奢望,我想吃,想愛,還想變成天上忽明忽暗的云。年輕人之所以年輕,就是未來充滿太多的變數,可以去追求未知無限的可能。可現在,我和許多年輕人一樣,明明還年輕,就好像什么都改變不了。  當天我和一位前輩談起辭職這件事,他問我現在最大的困擾是什么?  我說:“錢不夠用,也不知道自己未來會變成什么樣。一次次吹響前進的號角,卻總是倒在離出發不遠的地方。”  前輩聽完只是笑,然后略帶嘲諷地回了我一句:“大家不都是這么死撐過來的嗎?”  06  我很喜歡玩游戲,大學時期經常和朋友通宵開黑。正式工作后,我的交際圈越來越大,也發現身邊有很多厲害的人。  我在打游戲的時候,那些人在讀書、健身、品話劇……當他們在努力摸索,一點點進步的時候,我的原步滯留就是退步,繼而逐漸跟不上主流。  更恐怖的是這些比你優秀的人,還比你更努力。  幾天后,我把游戲卸載了。我很怕自己和大學時期一樣,沉迷虛擬世界并自以為過得很精彩。  我只是希望“游戲”不再成為現階段生活中重要的關鍵詞,因此我只能重新撿起生銹的鐵劍向前走。  即便我耗費更大的精力,都無法與天才比肩,可努力永遠不是壞事。努力是為了告訴自己能成為什么樣的人,而不是如何能接近更完美的別人。  玩物喪志,后患無窮,如果年輕人把這部分日積月累的驚人精力,放在自己和親人身上,會有更多更好的回報。  07  就算多吃點苦頭,我倒不覺得有什么。真正讓我覺得可怕的,是自己的努力趕不上父母衰老的速度。也是在工作后,我才真切地察覺到父母老了。  母親喜歡用微信聊天,用優酷等視頻軟件追劇。有天她跑來問我,說:“兒子,我這個手機是不是壞了?怎么看不了這個電視劇了?”  我把她手機拿過來,打開軟件看了下,其實就是視頻緩存太多,內存不夠。我教她怎么清除垃圾文件,告訴她要看清楚我是怎么做的。好幾遍后,母親看我的態度已經有些不耐煩了,于是似懂非懂地點點頭。  過了一段時間,母親又來問我:“兒子你看,我又打開不了這個了。”  “我上次不是教過你怎么弄嗎?”  “沒有啊,哪有?”她的辯解愈發小聲。  08  母親不承認我曾教過她,其實她心里清楚,在兒子面前撒個小謊,比承認自己已經逐漸衰老,要容易得多。  我看到母親在對待詢問這樣的一些小事的時候都小心翼翼,心里一陣刺痛。  難受,真的難受。母親以前不是這樣的,她無論什么時候都很得體。  以前上學時給我送飯,遇到老師同學都很溫婉地打招呼。那晚回家后我得意地告訴她,同學們都在夸她,還一板一眼模仿同學們的語氣,她聽后也只是笑笑而已。  現在的她依然優雅美麗,但她的智慧被時間一點一點地奪走了。而我有一天也會像母親那樣老去,失去原本的體力和智力,只能無助地等待別人的幫助。  這讓我覺得很可怕。  09  經常有學弟學妹問我:“學長,我也要畢業了,給我點建議唄?”  他們都在問我怎么辦,好像我能給出答案。我只能盯著電腦屏幕,雙手一攤,老實說,我還有點羨慕。  我羨慕向我傾訴的人,尚有余力,與生活來一場捉對的廝殺,痛歸痛,總好過遠遠看著。  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他們,只是給他們發過去一段我很喜歡的話:  父親,人的命運到底是像云一樣已經決定了漂浮的方向,還是能夠自己去決定它的漂浮方向呢?  我現在還不是很了解,也許不管選擇哪條路,最后走到的終點都是一樣的。但是當選擇了后者時,人們就可以努力地為活著的目標而努力,而擁有這種想法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,在經過這次的戰斗后,我終于了解這件事。  而父親,我只有一個目標——那就是變得更強,要讓自己不輸給任何人——我現在是這么想的。  我沒告訴他們,其實說這句話的少年是個天才。明明天賦過人,打破了技術壁壘學會了宗家才有資格習得的術,但直至臨死閉上眼睛,卻偏偏連額頭上面那個小小的咒印都抹不掉。  《火影忍者》早就已經完結了,我在最后一部劇場版里看到,那些曾經幾歷生死的莽撞少年們,終于安定下來結婚生子。  十多年的時間,終于褪去青澀進入這個險象環生的現實世界。有些人最后還是努力飛上了天空,而有些人根本就沒有見過藍天。  當七代目火影的披風飄蕩在熒幕上的時候,我忍不住握緊了拳,原來心底深處的那個小小少年,還燃燒著滿腔熱血。  10  走出校園之后,搖身一變,變成了成年人,就離這些七進七出,長坂銀槍遠了許多。  近些日子下班開車途中,想起以前寫的東西,世間洶涌,時局變換,感覺變化很多。以前我寫過慷慨激昂,也有過熱血沸騰。我將他們歸攏在我的文字里,自詡為手持大劍的騎士,但有時候,仍然感到一些沮喪。  兔死狗烹,四散流離,哪個少年能早早明白。  后來我在夢中見到了那位少年,少年已經成為了騎士,他告訴了我故事最后的結局——在最后的夜晚,騎士再也聽不見公主的笑聲,看不見她水藻般的長發,曾經對騎士說過的那些對不起,耳鬢的呢喃私語,都隨著騎士的離開漸行漸遠,吞沒在遠處濃重的墨色里。  一整片草原像張舒適的地毯鋪開在月光下,細碎的草莖在小小的風中打著氣旋。  騎士回頭看了看,淚水滴在他生銹的寶劍上。騎士說,我不再尋求解脫,這是我的回合。再見了,我的公主。  轉身離去,前方明月大江,孤舟白雪,燈火通明。 年少時你認為“這個人前途無量”的朋友,后來怎么樣了? 總是考第一的孩子,后來怎么樣了? 那個當年沒考上大學的孩子,后來怎么樣了分頁:123

ACC711CEV55CE


台中中區交易稅務、法律與人力資本諮詢
台中豐原商標登記 油氣採掘服務產業節稅方式 健保的投保順序為何?加錯了有罰嗎?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s86dwpe 的頭像
    s86dwpe

    林孟原的推薦清單

    s86dwp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